蜈蚣的功效作用,正确的食用方法及禁忌是什么?蜈蚣有什么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与功效作用?蜈蚣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最好?蜈蚣哪些人不能吃,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蜈蚣是什么东西:
蜈蚣是节足动物蜈蚣是扁平长条形,全体共 22个环节。头部暗红或红褐色,有头板覆盖,前端两侧有触角和颚肢一对;躯干部第一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4~20 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自第二节起,两侧有步足一对,多为黄色或红褐色,呈弯钩形。蜈蚣得名与其产地有关,因该虫产于吴地,又属虫类,故名。蜈蚣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二、蜈蚣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与功效作用:
(一)蜈蚣的营养成分价值:
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含有脂肪油、胆甾醇、蚁酸及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尚含糖类、蛋白质以及铁、锌、锰、钙、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二)蜈蚣的药用价值:
蜈蚣味辛,性温;归肝经。功能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主要治疗多种原因导致的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关节疼痛;顽固性偏正头痛;毒蛇咬伤。内服:煎汤,2-5g;研末,0.5-1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油浸或研末调敷。
《神农本草经》:下品,虫鱼部,味辛温。“主鬼注蛊毒,啖诸蛇虫鱼毒,杀鬼物老精,温疟,去三虫。”
《抱朴子》云:“末,以治蛇疮。”
《名医别录》记载:“疗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日华子本草》言:“治顽癣。蛇毒。”
《本草纲目》记为:“治小儿惊厥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伤。”

(三)蜈蚣的功效作用:
1、解毒:用药期间可以促进体内热消退,改善患者出现的咽喉红肿、疼痛等不良症状,使身体逐渐的恢复到良好状态。
2、通经活络:可以改善经络不通,还有利于促进身体的血液流通,改善患者出现的四肢无力、筋膜疼痛等症状。
3、散结:通常可以辅助治疗乳腺结节、肺部结节等疾病,改善局部出现的肿胀、疼痛症状。
4、熄风止痉:可以辅助治疗脑卒中,改善患者出现的肢体活动受限和活动困难,有利于帮助身体好转。
5、扩张血管:有利于加快身体血液流通,可以改善血管狭窄,还有利于缓解血液流通缓慢的情况。
三、蜈蚣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最好:
1、咸菜蜈蚣汤:
①调料:盐5克,味精10克,白糖、鸡粉、姜片各5克,色拉油20克,料酒2克,鸡汤500克。
②做法:
(1)蜈蚣处理干净;咸菜切长3厘米小段;香菇切厚0.5厘米的片;冬笋切长3厘米、宽0.5厘米的粗丝。
(2)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姜片小火煸香,入咸菜、香菇丝、冬笋丝小火煸炒0.5分钟,烹料酒炒香,入鸡汤小火烧开,入蜈蚣小火烧2分钟,用盐、味精、白糖、鸡粉调味,撒香葱段出锅即可。
2、蜈蚣咸菜煲:
①调料:盐5克,味精10克,白糖、鸡粉、姜片各5克,色拉油20克,料酒2克,鸡汤500克。
②做法
(1)蜈蚣处理干净;咸菜切长3厘米小段;香菇切厚0.5厘米的片;冬笋切长3厘米、宽0.5厘米的粗丝。
(2)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姜片小火煸香,入咸菜、香菇丝、冬笋丝小火煸炒0.5分钟,烹料酒炒香,入鸡汤小火烧开,入蜈蚣小火烧2分钟,用盐、味精、白糖、鸡粉调味,撒香葱段出锅即可。
四、蜈蚣哪些人不能吃,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1、配伍禁忌:蜈蚣是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味辛,性温,能够起到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但是在入药时需要注意配伍禁忌,不可以和蜘蛛、鸡矢、桑皮、戎盐等中药材同时用药,以免药物出现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药效,还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人群禁忌:蜈蚣入药还需要注意人群禁忌,如果患者正处于怀孕期间不能用药,对蜈蚣过敏的人群也不可以用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甚至会伤害身体。
3、药物毒性作用:蜈蚣具有一定的毒性,并且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成分,用药时需要注意剂量,不可以剂量过大,以免用药以后患者出现身体中毒反应。
总结:蜈蚣的功效作用,正确的食用方法及禁忌是什么?蜈蚣有什么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与功效作用?蜈蚣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最好?蜈蚣哪些人不能吃,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上就是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