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乌梅丸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乌梅丸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乌梅丸的制作方法怎么做?乌梅丸的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乌梅丸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
乌梅丸是驱虫剂的代表方,有温脏安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蛔厥证,以腹痛时作,手足厥冷,烦闷呕吐,时发时止,进食即呕,甚至呕吐蛔虫为主症。也可以用于治疗久泻、久痢。本品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且寒热并用,以调肠寒胃热;邪正兼顾,扶正祛邪。使用时要注意:蛔虫病发作之时,可先用本方安蛔,之后再行驱虫。乌梅丸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乌梅丸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乌梅丸具有比较多的功效作用及用途,乌梅丸的详细功效与作用如下:
(一)乌梅丸的药物组成及营养价值
1、乌梅:乌梅富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多种有机酸,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多种矿物质。有机酸能促进唾液、胃液分泌,起到生津止渴、开胃消食的作用。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可增强免疫力,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
细辛:细辛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包括甲基丁香酚、黄樟醚等,这些挥发油不仅赋予细辛独特气味,还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的功效。同时,细辛中的某些成分在抗炎、抗菌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
2、干姜:干姜富含姜辣素、姜烯、水芹烯等成分。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还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的功效。姜烯和水芹烯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有助于缓解疼痛 。
3、黄连:黄连主要含有黄连素(小檗碱)、黄连碱等生物碱。黄连素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病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腹泻等疾病 。
4、黄柏:黄柏含有小檗碱、黄柏碱等多种生物碱,以及黄柏酮、黄柏内酯等成分。其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的作用,可调节免疫功能,对皮肤炎症、泌尿系统感染等有一定疗效 。
5、附子(制):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生物碱,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同时保留了其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这些生物碱能兴奋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对阳虚体质、寒证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
6、桂枝:桂枝含有挥发油,主要成分桂皮醛,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菌等作用。桂皮醛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发散风寒,缓解肢体疼痛 。
7、人参:人参富含人参皂苷、多糖、挥发油、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和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具有调节免疫、抗疲劳、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功能等多种功效,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 。
8、当归:当归含有挥发油、阿魏酸、多糖等成分。挥发油可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阿魏酸具有抗氧化、抗血栓形成、调节血脂等作用,多糖能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造血功能 。
(二)乌梅丸的药用价值与相关配伍:
1、乌梅丸原方配伍:乌梅丸主治蛔厥证,也可用于治疗久泻、久痢属寒热错杂证。方中乌梅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为君药。细辛、干姜、附子、桂枝、蜀椒辛能伏蛔,温脏祛寒,其中附子、干姜还能温肾暖脾,助阳散寒;黄连、黄柏苦能下蛔,清解内热,且能制约辛热药物伤阴之弊,共为臣药。人参、当归补养气血,扶正以祛邪,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脏安蛔、寒热并调之功 。
2、乌梅丸与香砂六君子汤配伍:可增强健脾和胃、理气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兼见寒热错杂,且伴有痰湿阻滞的患者,能有效缓解胃脘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症状 。
3、乌梅丸与痛泻要方配伍:对于肝郁脾虚,兼见寒热错杂,出现腹痛泄泻、泻后痛减、胸胁胀满等症状的患者有较好疗效。两方合用,既能调和肝脾,又能温清并用,改善肠道功
(三)乌梅丸的功效作用:
1、安蛔止痛:对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呕吐、四肢厥冷等蛔厥症状有显著疗效。通过乌梅的酸味吸引蛔虫,使蛔虫安静,配合辛热与苦寒药物,改变蛔虫生存环境,从而达到安蛔止痛的目的 。
2、调和寒热:适用于寒热错杂证,能平衡人体阴阳的寒热失调。对于上热下寒,出现口腔溃疡、心烦、腹痛、腹泻等症状的患者,可起到调节机体寒热平衡的作用 。
3、涩肠止泻:对久泻、久痢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乌梅的酸涩之性可收敛止泻,结合其他药物的温阳散寒、清热燥湿等功效,标本兼治,改善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
4、扶正祛邪:方中人参、当归等药物具有扶正作用,可增强人体正气,提高机体抵抗力;同时,通过其他药物的驱蛔、散寒、清热等作用,祛除体内病邪,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
5、调节肠道菌群:现代研究发现,乌梅丸中的多种药物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治疗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 。

二、乌梅丸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
乌梅丸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乌梅丸的制作方法怎么做?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乌梅丸的吃法种类非常多,接下来介绍乌梅丸的正确吃法。
1、乌梅丸的主要成分为乌梅肉120g,青椒(去目)12g,细辛18g,黄连48g,黄柏18g,干姜30g,附子(炙)18g,桂枝18g,人参18g,当归12g。适应症:温脏安蛔。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2、乌梅丸的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服1丸,日3次,空腹温开水送服。7岁以上小孩服成人1/2量;3-7岁服1/3量。肾脏病患者、孕妇、新生儿禁用。
3、乌梅丸对胆道蛔虫症以及部分过敏性结肠炎,疗效显著。用治胆道蛔虫症,笔者将其改为汤剂,重用乌梅至30克,轻者每日一剂,分二次服,重者可一日两剂。待痛止后,即去人参、当归、附子、桂枝、黄柏,并加苦楝根皮15克,槟榔9克,续服二三剂,以善其后。至于治疗过敏性结肠炎,仍以丸剂为宜,每服6克,一日二次,开水送下。
三、乌梅丸的副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乌梅丸的副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对人体有没有危害?一般乌梅丸的副作用与危害有以下几方面。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
1.乌梅可增强抗凝效果,大剂量联用时易发生出血性不良反应。
2.乌梅中的有机酸可与含钙、钾、镁等金属离子的化学药物生成相应的盐,可形成结石。
3.乌梅与碱性药物(氨茶碱、碳酸氢钠等)共同使用,可发生中和反应,使药物失效。
【防范措施与禁忌】
1.胃酸过多者慎服。外有表邪或内有实热积滞者均不宜服用。
2.急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脓疡脓液未清、肺结核等感染较重者不可用乌梅。邪毒较盛者如急性肠炎、菌痢均不可使用。
3.与西药的配伍禁忌:不宜与维生素Bi2、含钾、钙、镁等金属离子的化学药物、及碱性药物等同时使用。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可引起尿结晶、尿血等;不宜同时合用呋喃妥因、利福平、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增加药物在肾脏的重吸收,加重对肾脏的毒性;不宜同时合用红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甲氧苯青霉素、林可霉素、环丝氨酸等,可降低其抗菌作用。
4.严格掌握剂量,依据病情及个体剂量化,禁止超剂量应用。乌梅的用量应依病情变化、个体差异而定,但最大量不可超过10克,以防止发生出血性不良反应。
5.需长期使用乌梅及其制剂时,应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并在医师指导下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总结:乌梅丸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乌梅丸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乌梅丸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乌梅丸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乌梅丸的制作方法怎么做?乌梅丸的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上就是乌梅丸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