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豆腐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豆腐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豆腐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豆腐的制作方法怎么做?豆腐的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豆腐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
豆腐中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而且豆腐中的蛋白质属于优质蛋白。豆腐中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豆腐中还含有很多植物活性物质。豆腐具有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代谢,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豆腐又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不被氧化破坏。可以预防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豆腐的含糖量很低,糖尿病人可以选择豆腐中的雌激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豆腐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豆腐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豆腐具有比较多的功效作用及用途,豆腐的详细功效与作用如下:
(一)豆腐的营养成分价值:
1、蛋白质:豆腐富含优质植物蛋白,每100克约含8.1克,可部分替代肉类,为人体提供必需的氨基酸。
2、脂肪: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每100克约含3.7克,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3、碳水化合物:每100克豆腐含有约3.8克碳水化合物,是身体能量的来源之一。
4、矿物质:包含钙、铁、镁、钾等多种矿物质。其中钙含量较高,每100克约含164毫克,有助于骨骼和牙齿健康;铁可辅助预防缺铁性贫血。
5、维生素:含有维生素B1、B2、E等,维生素B族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
6、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缓解更年期症状等作用。
(二)豆腐的药用价值与相关配伍:
1、清热润燥:中医认为豆腐性凉,味甘,有清热润燥的功效,可用于缓解肺燥咳嗽、胃热口渴等症状。
2、生津止渴:能滋润口腔和咽喉,缓解口渴咽干的感觉,对于热病津伤所致的口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补中益气:对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引起的身体乏力、食欲不振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
4、解毒:豆腐有一定的解毒作用,对于铅、汞等重金属中毒有一定的辅助解毒效果,还能解硫磺、烧酒之毒。
5、宽中降浊:可帮助消化,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排出体内浊气,缓解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
(三)豆腐的功效作用是什么:
1、豆腐的功效与作用
豆腐是由黄豆加工制作而成的豆制品,它含有丰富的钙、蛋白质、大豆异黄酮、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适当的食用豆腐有很好的补钙功效,能够预防骨质疏松,以及对腰膝酸软、腿脚疼痛等症状也有非常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豆腐中的蛋白质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机体对疾病的预防能力。
2、豆腐的营养价值
豆腐的营养价值是非常高的,它不仅含有维生素、烟酸、蛋黄素,还含有钙、铁、钾、镁等矿物元素,并且它所含的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含量也是非常高的。另外,它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纤维,能够起能够为机体补充日常所需的必要微量元素,以及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与吸收,能够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中医认为,豆腐具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促进消化的作用。
3、经常吃豆腐的好处
豆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经常吃豆腐能够为机体补充蛋白质,增强肌肉的稳定性,从而起到提高抵抗力,增加抗病毒能力的作用。而豆腐中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以及预防便秘等肠道问题。而且豆腐的胆固醇以及热量并不是很高,经常食用,还有助于控制血脂高血脂高血压高胆固醇等疾病疾病。另外,豆腐属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任何人都可以食用。

二、豆腐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
豆腐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豆腐的制作方法怎么做?豆腐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豆腐的吃法种类非常多,接下来介绍豆腐的正确吃法。
1、剁椒蒸豆腐
原料:内酯豆腐一盒,配料:剁椒,蒸鱼豉油,熟芝麻,熟花生碎,葱蒜末。
做法
1.内酯豆腐切大片,摆入盘中,在豆腐片上铺一层剁椒,放入蒸锅内中火蒸5分钟,取出倒去盘中多余水分。
2.将葱蒜末放到豆腐上,烧一锅热油,浇在葱蒜末上,倒入蒸鱼豉油,撒入芝麻、花生碎即可。
2、麻婆豆腐
原料:嫩豆腐、牛肉末、郫县豆瓣酱、辣椒面、花椒粉、葱姜蒜。
做法
1.豆腐切小块,放入烧开的沸水中,转小火,加入2g左右的盐,待水将开未开的时候,关火。为了避免豆腐粘在一起,先别捞出,泡着。
2.锅中放入适量的食用油(比平常炒菜多些),爆香蒜蓉,姜丝,花椒。之后加入提前剁碎的郫县豆瓣酱,翻炒出香气(这个时候要用小火,既要炒出香味和红油,还要注意不要煳掉)。
3.加入牛肉末继续翻炒至变色,锅中放入一碗开水,加入豆腐丁转小火慢煮至沸腾。在做麻婆豆腐时,只能用勺子背面轻推豆腐,让豆腐与调料充分混合,但不要碰碎豆腐,这一点很关键。
4.加入生抽,放入少许白糖,倒入20ml左右的湿淀粉,(大概3勺水配1少的生粉或者玉米淀粉勾兑成的湿淀粉)。
5.煮至汤汁粘稠关火,浇上一层芝麻油即可(最后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撒花椒粉、葱花等)。
3、紫菜豆腐肉片汤
原料:干紫菜12克,北豆腐150克,瘦猪肉90克,酱油4克,醋3克,盐3克,香油5克。
做法
1.紫菜浸洗去砂质,捞起。猪肉切片腌过,豆腐切片。
2.待肉汤或水煲开,倒入紫菜、豆腐、肉片,再开时,加些生抽、醋、盐、麻油及葱粒即成。
4、凉拌豆腐
原料:嫩豆腐2块,皮蛋2个,小黄瓜2条,大葱1大根,番茄1个,调味汁:酱油4大匙、醋1大匙、芝麻油3大匙。
做法
1.剥除皮蛋壳将皮蛋在水龙头下仔细清洗干净,剥去蛋壳后,将其切成半圆形备用。
2.小黄瓜切丝先将小黄瓜切薄片,再斜切成长丝;以冷开水清洗后沥干备用。
3.大葱切丝同切削黄瓜的方法,将葱白切成长丝备用。
  1. 成盘用小黄瓜丝铺放在盘底,再将切块的豆腐和半圆形的皮蛋置于其上,并放上葱丝。将番茄切成半圆形,最后淋上调味汁即成。
三、豆腐的副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豆腐的副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对人体有没有危害?一般豆腐的副作用与危害有以下几方面。
1、过多食用豆腐可促使肾功能衰退。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2、吃太多的豆腐消耗会导致消化不良。豆腐含有蛋白质,消耗过多会阻止身体吸收铁,容易导致蛋白质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3、吃太多豆腐会导致碘缺乏。大豆是豆腐的主要原料,大豆含有皂苷,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碘在人体内的排泄。长期过度消费豆腐易造成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症。
4、豆腐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甲硫氨酸在大豆产品中,作用于酶的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可损伤动脉壁内皮细胞,容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在动脉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5、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大豆产品含有非常丰富的甲硫氨酸,甲硫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化为半胱氨酸。它会损伤内皮细胞的动脉壁,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在动脉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6、促进痛风发作
豆腐与嘌呤更多的嘌呤代谢紊乱患者痛风和血尿酸浓度在患者中增加,吃豆腐容易导致痛风发作。
7、增加肾脏的负担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总结:豆腐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豆腐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豆腐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豆腐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豆腐的制作方法怎么做?豆腐的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上就是豆腐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