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苦胆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地苦胆是什么东西,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地苦胆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地苦胆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地苦胆的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地苦胆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
苦地胆,中药名。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L.或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tomentosusL.的全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疟疾,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乳痈,腋痈,湿疹,虫蛇咬伤等病症的治疗。地苦胆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地苦胆是什么东西,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地苦胆具有比较多的功效作用及用途,地苦胆的详细功效与作用如下:
(一)地苦胆的营养成分价值:
地苦胆含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赋予了它独特的药用价值。具体来说,地苦胆茎中含掌叶防己碱、防己内酯、异防己内酯、药根碱、金果榄苷等成分。此外,地苦胆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能够有效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帮助机体抵抗感染。
(二)地苦胆的药用价值与相关配伍:
1、清热解毒:
地苦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感冒、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等症状。其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从而帮助机体抵抗感染。
2、利湿退黄:
地苦胆能促进肝脏功能,增强胆汁分泌,有助于改善黄疸症状。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能够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对于湿热体质的人群特别有益。
3、消肿止痛:
地苦胆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炎和镇痛的作用。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引起的疼痛和肿胀效果显著。此外,地苦胆还可以用于治疗肿毒、指疗、乳痛、疮疖等症状,通常通过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的方式使用。
4、其他药用价值:
地苦胆还具有抗菌、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地胆草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细菌具有抑菌作用。此外,地胆草内酯及地胆草新内酯在体内、外对KB细胞有细胞毒性活性,对小鼠白血病P388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三)地苦胆的功效作用是什么:
1、清热解毒
苦地胆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适用于感冒、扁桃体炎、咽喉炎、疮疖、乳痈、腋痈、虫蛇咬伤等病症。《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痧气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2、凉血止血
苦地胆味苦,性寒,具凉血止血之功效。可用于因风热,湿热侵犯人体,损伤脉络,而致的出血证。配以猪肝煎服,治鼻出血。
3、利水消肿
苦地胆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疟疾、肾炎水肿等症。《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治水肿,腹胀,咳嗽,疳积,疝气。"
4、抗菌作用
应用地胆草注射液(水煎浓缩后酒精提取液,再加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作体外抑菌试验(纸片法,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m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用平板倾注法,每15ml含生药18-24g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5、抗炎
煎剂10g/kg灌胃,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乙醇制剂5g/kg灌胃,对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
6、抗肿瘤
地胆草内酯及地胆草新内酯在体内、外对KB细胞有细胞毒性活性,地胆草内酯对小鼠白血病P388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地胆草内酯、地胆草新内酯分别为50-100mg/kg,对大鼠瓦克肉瘤-256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体外对人鼻咽癌-KB细胞半效抑制浓度为0.28-2.0μg/ml;去氧地胆草内酯对大鼠瓦克瘤-256亦有显著抑制作用。
7、止咳作用
正常情况下各种提取物,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结晶I(甾体化合物)及皂甙,给小鼠灌胃都有一定止咳作用,除去黄酮的总酸酚则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黄酮甙止咳作用较好,2.5毫克/支腹腔注射的止咳作用与可待因0.4毫克/支相似。
8、祛痰作用
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及结晶I给小鼠灌胃均有一定祛痰作用(酚红法),皂甙的祛痰作用不显著。
9、平喘作用
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以及总生物碱给豚鼠腹腔注射时,均有一定乎喘作用(组织胺与乙醚胆碱混合液喷雾法),而以黄酮甙的作用最好,250毫克/千克时相当于氨茶碱125毫克/千克的效果。总酸酚,结晶Ⅰ和皂甙均无平喘作用。用豚鼠离体支气管肺灌流法证明白毛夏枯草的碱性乙醚提取物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二、地苦胆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
地苦胆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地苦胆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地苦胆的吃法种类非常多,接下来介绍地苦胆的正确吃法。
1、苦地胆猪瘦肉汤
材料:苦地胆40克(中药店有售)、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苦地胆浸泡、洗净;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猪瘦肉可捞起切片状,拌入酱油佐餐用。
2、苦地胆根炖鸭蛋
材料:苦地胆根l5~18克,鸭蛋1~2枚。
做法:将上味药洗净,切碎,用白纱布包好,扎紧,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煎取汁液,拣去药包,打入鸭蛋,炖至鸭蛋熟透,即可。食蛋饮汤。
  1. 治疗急性炎症
  2. 将地胆头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生药6克,每日肌注2~3次,每次2~4毫升。共观察112例,其中肺炎29例,上呼吸道炎24例,淋巴腺炎18例,肠伤寒12例,肺气肿合并感染10例,急性肝炎9例,支气管炎8例,皮肤感染2例。结果治愈68例,好转(症状好转后合用抗菌素;或先用抗菌素无明显疗效而改用本药治愈者)38例,无效6例。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3. 地胆头干品1两,水煎服,每日1剂。经治22例,18例治愈,平均治愈天数3天。观察3个月无复发。副作用:个别服后腹部不适。老年及小儿宜慎用。
6、配败酱草
白毛夏枯草、败酱草均味苦、性寒,同具清热解毒之功能。白毛枯草长于凉血止血,败酱草长于散瘀止痛。两药配伍应用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肠痈及各种血热出血及外伤出血。
  1. 配白茅根
白毛夏枯草清热解毒,凉血上血、祛痰止咳;白茅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故两药相配可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症,湿热淋、湿热黄疸、痈疽疮毒,肺热咳嗽等症。
8、配竹茹
白毛枯草苦寒,清热,化痰、止咳;竹茹甘寒,清热、化痰、除烦。两药合用,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清心除烦。用于肺热咳嗽、肺痈、痰火内扰,心烦不安,痰热惊搐,中风痰壅等。
三、地苦胆的副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地苦胆的副作用和禁忌有哪些,对人体有没有危害?一般地苦胆的副作用与危害有以下几方面。
1、部分疾病忌食地苦胆
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或腹泻者,或服中药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
2、不宜与醋同食
酸味的醋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与羊同吃会让它的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3、忌与西瓜同食
吃羊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
总结:地苦胆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作用好处地苦胆是什么东西,有啥营养价值,主要能治什么病?地苦胆的正确吃法,食用方法怎么吃?地苦胆的用法用量,怎么吃效果最好?地苦胆的副作用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上就是地苦胆的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