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与营养药用价值是什么?大黄有什么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与功效作用?大黄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最好?大黄哪些人不能吃,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大黄是什么东西:
大黄是蓼科大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札,叶先端窄渐尖或窄尖,基部近心形;圆锥花序,分枝聚拢,密被粗毛,花盘与花丝基部粘连;花柱稍反曲,柱头头状,花期6-7月。果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形两端均凹下,果期7-8月;种子宽卵形,褐黑色。植物种属主要分为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三种。
二、大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与营养药用价值是什么:
(一)大黄的营养成分价值:
1、大黄含有大量的芪香酸,具有助消化和通利肠道的作用。
2、大黄中还富含多种不同类型的黄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3、大黄中含有大量的蒽醌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人体排便。
4、大黄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B1、铁、锰等,对人体有益。
(二)大黄的药用价值:
1、大黄配荆芥穗:大黄苦寒,主沉降,力猛善行,为泻下之要药;荆芥穗味辛芳香性温不燥,气质轻扬,长于升散。二药配伍,一升一降,相互制约,清升浊降,共收清热通便之功。
2、大黄配肉桂:大黄苦寒通下,破积导滞,泻火凉血,行瘀通经;肉桂辛热温中益火消阴,温补肾阳,散寒止痛。二药配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以肉桂之辛热,制大黄之苦寒峻下之势;又以大黄之寒凉,制肉桂辛热燥烈之弊,共收振脾阳通大便之功。
3、大黄配升麻:大黄苦寒,气味俱厚,走而不守,荡涤积聚,无所阻碍,抗菌解毒,泻火凉血,逐瘀通经,利胆退黄;升麻体轻升散,升阳散郁,清热解毒,疏风透疹。大黄以沉降为主,升麻以升散为要。二药伍用,升降兼备,相反相成,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甚妙。
4、大黄配煅石膏:大黄清热凉血解毒;煅石膏敛疮生肌。二药配仼,凉血解毒,燥湿生肌,研末外敷可治烫伤。
5、大黄配附子:大黄苦降下行,攻积导滞;附子辛热走散,温里散寒,并制约大黄的寒凝之性。二药配伍,既能温散寒结,又能通下积滞。治疗寒实內结的腹痛便秘有良效;因二药善通下寒积,又可用治疝气疼痛。
6、大黄配阿胶:大黄苦寒清热,泻下积滞;阿胶养阴补血,润燥清热。二药相配,养阴清热,润肠通便。治疗阴虚肠燥及热邪伤阴所致的大便秘结,疗效较好。
(三)大黄的功效作用:
1、泻下攻积
大黄苦寒沉降,具有泻下攻积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实热积滞便秘。此外,通过配伍还可用于治疗多种病因导致的便秘。
2、清热泻火
大黄苦寒沉降,能够使上炎之火下泄,内服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作用。
3、凉血解毒
大黄外用具有泻火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热吐衄、火邪上炎导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或热毒痈肿疔疖、烧烫伤。
4、逐瘀通经
大黄主沉、下焦、入血,对于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瘀血经闭、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都有很好的活血逐瘀通经的功效。

三、大黄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最好:
1、剂量:一般建议将3-10克的大黄根切片,用于泡水饮用。大黄具有泻下作用,剂量过大会引发腹泻,因此不宜过量。
2、泡制方法:将大黄片放入杯中,加入200-300毫升沸水,浸泡15-20分钟。此时,大黄的有效成分会逐渐溶解到水中。
3、饮用时间:通常建议在饭后或睡前饮用,以帮助消化和促进肠道蠕动。由于大黄的泻下作用,不建议长期连续饮用,一般每周不超过三次。
4、温度:使用沸水泡制是为了更好地释放大黄中的有效成分,但待水温降至适饮温度再饮用,以免刺激肠胃。
四、大黄哪些人不能吃,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
1、脾胃虚寒者
常见食欲不振、气短乏力、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应禁用大黄。
2、气血亏虚者
(1)气虚便秘的老人:表现为大便并不是太硬,但因排便时无力,导致排便时间延长,排便困难;多伴随有身体虚弱,疲劳乏力,精神不振等。这类人群,不可服用大黄,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2)产后血虚便秘的女性:也就是女性产后出现便秘,伴随头晕眼花,面色嘴唇颜色苍白,易出汗,没有精神等,禁用大黄。
3、处于孕期、哺乳期、月经期的女性:大黄泻下的力量太强,孕妇服用可能会导致流产、早产,哺乳期使用大黄可致小儿腹泻,故禁用。月经期间女性也要慎用,以免导致月经过多。
4、婴幼儿、病后恢复期者,应慎用大黄,如确实需要使用大黄,应配伍扶正药物,并注意控制用量和用药时间。
5、风寒、风热感冒者:表现为怕冷,怕风,发热,鼻塞,流涕,咽喉肿痛等感冒症状者,不宜服用大黄,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
总结:大黄的功效作用,功能主治与营养药用价值是什么?大黄有什么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与功效作用?大黄的正确食用方法怎么吃最好?大黄哪些人不能吃,禁忌与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上就是详细介绍。